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学版 > 分类新闻 > 外科 > 感染
编号:159851
慢性丙肝原发性干扰素耐药能预知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3月14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
     本报讯 奥地利Jessner等报告,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1剂α干扰素5 MU后24小时,病毒载量下降程度< 基线值的70%,预示6个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丙肝无效。

    联合应用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HCV-1型慢性丙肝病人,病毒学持久缓解率低,部分原因可能是HCV-1病毒株对α干扰素耐药。给予病人1剂α干扰素后24小时病毒载量下降较少,有可能用来确定α干扰素的原发性耐药。

    研究者对29例病理证实为HCV-1a或HCV-1b慢性丙型肝炎病人,给予1剂10 MU α-2b干扰素,1周后改为5 MU/日,应用2周。于注射10 MU α干扰素前和注射后24小时、第1次注射5 MU α干扰素前、注射后24小时、第7天和第14天,分别测定血清病毒载量。以后隔天联合应用5 MU α-2b干扰素和利巴韦林1.0~1.2 g,应用6个月后无效者停药,有效者再继续应用6个月。(Lancet 2001,358∶1241)

    28例病人完成6个月治疗,1例退出研究。联合治疗4周后,9例病人HCV RNA阴转,随后有2例又转阳。3个月后又有3例病人HCV RNA阴转。这样治疗6个月后,10例获病毒学缓解。1例病人随访期复发。最后,8例病人获持久病毒学缓解。

    给予1剂10 MU a干扰素后24小时,除1例外其他病人病毒载量都下降(P< 0.0001),1周内又回升到基线水平。注射第1剂5 MU后,病毒载量下降没有注射10 MU后明显(P=0.039),而且有效病人的病毒载量下降程度和无效者显著不同(下降程度分别为基线病毒载量的92.2%和42.5%,P< 0.0001)。每天应用5 MU a干扰素治疗14天内,有效者病毒载量下降程度比无效者更大(分别降至基线水平的0.2%和49.8%,P =0.0003),基线病毒载量低者病毒下降程度更显著。第1剂5 MU α干扰素后24小时病毒载量下降程度与治疗14天后病毒载量下降程度相关(r =0.86,P< 0.0001)。注射1剂5 MU α干扰素后24小时病毒载量下降程度< 基线值的70%的病人,对6个月标准抗病毒联合治疗均无效,提示治疗初期对α-干扰素敏感是获得病毒学缓解的必要条件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,与其他相关因素相比,只有注射5 MU α干扰素后24小时病毒载量下降程度是重要的预后预测因素(P =0.02)。因此,研究者认为,这一指标(注射5MU干扰素后病毒载量下降程度< 基线值的70%)是预测6个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无效者的最好指标(特异性100%,敏感性83%),该方法既经济又有效。

    点评 目前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已成共识,但仍然有近一半病人治疗无效。对无效病人的早期预测不仅将节省医疗开支,同时也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。该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,有可能对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。

    侯凤琴 王贵强, 百拇医药